近日,山东印发《鲁西南采煤沉陷区“光伏+”基地规划建设方案(2023—2030年)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,《方案》围绕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,统筹光伏开发与采煤塌陷地治理,统筹项目建设与产业融合,统筹就地就近消纳与电力外送,全力打造集光伏电站建设、生态综合治理、产业融合发展、多元消纳保障为一体的“光伏+”特色发展基地,加快资源型地区能源转型再升级,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。 发展目标 充分利用枣庄、济宁、泰安、菏泽等地采煤沉陷区土地资源,规划建设鲁西南大型光伏基地,总规模600万千瓦左右。到2025年底,基地累计建成并网300万千瓦左右;到2030年底,具备条件的项目全部建成并网,建成“黄河下游绿色能源廊道”重要支点。 基本原则 统一规划,有序发展。坚持省统一规划、市县组织推进、企业落地实施的原则,整合采煤沉陷区土地资源,依据国土空间规划,科学谋划开发布局。考虑电网接入、电力消纳等因素,合理安排项目建设时序。 因地制宜,科学发展。立足当地资源禀赋,宜农则农、宜渔则渔、宜生态则生态,合理确定开发利用模式,分类实施“光伏+”项目建设,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益。 生态优先,友好发展。依托鲁西南基地项目建设,探索推进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,促进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,实现降碳、减污、扩绿、增长协同推进。 产业带动,协调发展。以鲁西南基地开发为契机,发挥优势、深挖潜力、加强产业链布局,带动现代高效农业、新能源新材料、精品旅游等产业发展,打造高质高效、集约集聚的特色产业集群。 重点任务 ——创新“光伏+”开发模式 根据采煤塌陷损毁程度,结合渔业、农业和生态治理,因地制宜布局建设光伏发电项目,打造光伏多元开发模式。 光伏+渔业养殖。在永久性积水采煤塌陷区域,优先采用“渔光互补”开发模式,结合小龙虾、螃蟹、淡水鱼等高附加值水产养殖,建设桩基固定式或漂浮式光伏,实现光伏发电与渔业生产相互促进、支撑发展。 光伏+农业生产。在中轻度采煤塌陷区域,优先采用“农光互补”开发模式,依托种植大棚、养殖基地等农业设施建设光伏发电系统,棚上发电、棚下种植养殖,实现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与农业经济发展互利共赢。 光伏+生态治理。在采煤塌陷程度较轻且具备复垦条件的区域,结合光伏项目建设开展土地整治,利用煤矸石、黄河泥沙等原料实施地形重整、土壤重构、农业复垦,改善农田生态环境。在光伏项目周边开展岸坡治理、生态复绿、园林再造等修复工程,全面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。 ——培育“光伏+”优势产业 依托鲁西南基地建设,带动现代高效农业、储能装备制造和精品旅游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实现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全面提升。 光伏+现代高效农业。重点发展水产养殖、设施蔬菜、特色水果、食用菌、中草药种植等现代高效农业,推动建设集光伏发电、特色种植、综合加工为一体的农业综合体,培植培强地方农业品牌,以新能源发展赋能乡村振兴。 光伏+储能产业。结合光伏规模化开发配套储能需求,在枣庄市重点建设锂电池材料和系统集成产业基地,在泰安市重点建设盐穴储能配套装备制造和创新研发基地,在济宁市重点建设动力电池和高效薄膜电池产业基地,在菏泽市重点建设储能电池制造基地,打造鲁西南储能产业集群。 光伏+精品旅游。挖掘渔光、农光项目绿色低碳示范价值,结合地方自然景观、区域优势和文化资源,发展生态观光、果蔬采摘、科普参观、休闲垂钓、智慧文旅等旅游产业,建设具有“光伏+”鲜明特色的生态旅游区。 ——实施“光伏+”消纳保障工程 统筹推进就地就近消纳和电力外送,加快抽水蓄能、新型储能和配套送出工程建设,保障新能源高水平消纳利用。 光伏+就地消纳。围绕周边工业负荷大、资源条件好的工业园区和大型生产企业,整合光伏发电、微电网、需求侧调节响应等资源,打造低碳示范园区和绿色生产工厂,实现光伏发电就地消纳、电力自我平衡、用能低碳转型。 光伏+多元调节。加快建设泰安二期、枣庄庄里抽水蓄能电站,积极推进泰安盐穴压缩空气储能项目,引导新建光伏配建或租赁电化学等新型储能及调峰资源,加快推动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、供热改造、灵活性改造“三改联动”,积极开展煤电与新能源联营,全面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和灵活性,保障光伏发电高比例就近消纳。 光伏+配套送出工程。综合考虑光伏项目建设时序、开发规模等,重点推动济宁麟祥500千伏、枣庄金坡220千伏等配套送出工程建设,优化区域电网通道结构,满足基地光伏项目电力送出需要。 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。省发展改革委、省能源局负责基地规划整体布局,强化督导落实、工作统筹和协同联动。省自然资源厅负责协调落实项目用地工作,省生态环境厅负责协调做好环评审批等相关工作,电网企业负责基地内项目接入并网等工作。各市要按照本方案要求,建立健全组织协调机制,负责组织具体项目实施。 加强要素保障。支持鲁西南基地项目纳入省重点项目,统筹给予政策支持。整合项目资源,对具备条件的重点项目积极申报纳入国家大型风光基地,在并网消纳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。充分发挥新旧动能转换基金、地方政府专项债等财政金融工具作用,鼓励开发性、政策性银行支持项目建设。 加强安全管理。严格落实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安全生产责任,重点加强光伏项目施工和新型储能电站运维的安全管理,筑牢安全生产防线。强化区域电网支撑,加强电力运行调度和安全管理,保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。
|